理解:休闲,也是对生命的积极追求
昨天,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休闲研究系教授杰佛瑞·戈比携夫人一起来到了西子湖畔,在“休闲之都”和煦的春风中,这位国际着名休闲专家用一些新的观点,让记者重新认识了休闲。“杭州很美丽,是我想象中的休闲城市,而不只是旅游城市,”戈比教授坐在一艘西湖游船上,悠闲地谈起了休闲城市与旅游城市的区别,“旅游城市是划出固定的区域为游客提供服务,注重短期内的盈利;休闲城市则是游客和居民融合在一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休闲不是“吃喝玩乐”
什么是休闲?可能很多人会回答“不就是吃喝玩乐吗”。这样的理解其实很片面。
戈比教授对休闲的解释是:“最初,休闲被视为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后身体得到恢复、状态得到调整的一个办法;后来,休闲发展成了人们寻找快乐的一种手段;事实上,休闲最终会成为人们追求生活意义、生命真谛的一种活动。”
在戈比教授看来,休闲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一方面消除体力的疲劳,一方面获得精神上的慰藉,“闲生是非”、“玩物丧志”是对休闲理解的一种偏见,休闲不仅可以促进人自身素质的提升,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劳动、创造结合起来的休闲还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休闲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皇冠最新网站。
休闲,或休息,或娱乐,或学习,或交往……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同时铸造人的坚韧、豁达、开朗、坦荡等品格,让生活变得真诚、友善、和谐、美好;有的休闲还会促进人类理性的进步,诞生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坚定追求真、善、美的信念,并激发出发明创造。尤其对现代人而言,工作节奏快,竞争激烈,内心压力和脑力劳动强度大,精神上的困倦加上体力上的疲劳,对休闲的需要也极为迫切。
根据目前世界的环境、技术状况、价值观、人口、经济等诸多变化,戈比教授预见,在稍后的10年,休闲的中心地位会进一步加强,人们的休闲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80至85%;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会备加关注。
根据中国的现状,戈比教授分析说usdt混币器,今后,休闲将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人每周、每年乃至整个一生中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增加;“五一”、”十一”、春节3个法定节假日以及5天工作制都让人们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的人均收入都有所增加,像浙江省2004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2893美元,大众有更多的钱可以消费在休闲上;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由时间的兴趣也提高了,能激发人们尝试新的以及个性化的休闲活动;开放度越来越高的中国也会接纳世界上更多的休闲方式。
休闲不是有钱人的专利
着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休闲生活并不是富有者和成功者独享的权力,而是一种宽怀心理的产物……这种心情由一种达观的意识产生。享受休闲的生活是不需要金钱的,有钱的人也不一定能真正领略休闲生活的乐趣。”
而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休闲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金钱。对此,戈比教授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休闲被抹上了一层贵族化的色彩,其实休闲不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
“休闲有很多层面,对不同的个体而言有不同的休闲类别,所以不管是什么人,都有享受休闲的权力,也都能找到适合的休闲方式。”城里人喝咖啡看电影是休闲,乡下人舞龙舞狮唱戏串门也是休闲。戈比教授就此提出了一些发展“休闲”特别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工业化,会暂时出现一个“有闲阶级”,这个群体的人们拥有大量的财力和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在休闲时他们用他们的资源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富,显示自己高人一等,使那些并不富有的人渐渐憎恨那些富人所过的休闲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加强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发展和帮助提供有意义休闲活动的各种组织,大力倡导一些健康的大众的休闲项目。
——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富裕的副产品。要提防那些在父母庇护下长大的年轻人借机不愿从事卑微工作,“享受而非付出,娱乐而非工作,消费而非生产,欣赏而非创造”的生活方式决不可取。
——引导游客到人口不很稠密但却有着丰富文化历史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农村去体验乡村生活,不要让旅游仅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否则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交通问题。要推进旅游的个性化,强调“生态性”。
——要开展休闲教育。减少看电视等被动形式的大众娱乐,增加自发的学习、志愿服务、参观聚会、户外游戏等主动的大众娱乐,扩大人们的休闲活动。
社会发展有一条朴素的道理,人在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后,更多的追求便是向往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每个人都想在充分的闲暇时间中享受文化、科学、艺术、社交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并在休闲中享受自由和创造的快乐。据戈比介绍,美国人有1/3的时间用于休闲,有1/3的收入用于休闲,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我国全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含周末)共114天,中国人差不多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的。休闲离你我都不遥远。
休闲不是消磨人生
社会的发展让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然而,在今天,许多人的休闲活动,不外乎是睡觉、看电视、做家务、打牌、逛街购物等等。每年3个长假,很多人甚至不知该如何去打发。
对此,戈比教授认为,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缺乏的不是休闲时间,而是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去利用它。休闲既可以让人积极,也可以让人消沉。为什么现在美国有那么多的肥胖者?这是美国人的懒惰和无所事事造成的,大多数美国人喜欢长时间坐在那里看电视。据说中国也有许多人一放假就没日没夜地打麻将、上网聊天、看电视,结果反而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所以对休闲方式的倡导和选择至关重要。
在戈比看来,现在有些人的休闲方式过分追求时尚,似乎休得越贵族越好,闲得越流行越快乐。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还不强的年轻人,往往不顾自己的条件及兴趣爱好,今天流行打高尔夫球,节衣缩食也要去打几杆;明天流行蹦极,不管身体是否吃得消,也要去玩一把。这样的休闲方式不值得倡导。他说:“中国必须阻止西方常见的高消耗的休闲活动。不过值得对音乐、舞蹈、体育、美术等其他形式的休闲方式采取开放的态度。应该从宏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电视上看到的西方国家的休闲方式上去定义和发展休闲。”
戈比说,有的人很羡慕美国人的休闲方式,像自驾车旅游、打高尔夫球什么的。实际上,美国的休闲模式在中国行不通。美国的休闲模式是建立在一人一辆车,人均65平方米的房子及其他奢侈消费的基础上的。其实中国有很多高雅的休闲方式,如琴棋书画、种花赏鱼等。假如人们在休闲中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些静态的休闲,会使自己平日紧张繁忙的生活多一个缓解的空间,多一片思索的天地。
休闲可以分很多层次,从消极到一般到积极。积极的休闲是既在休闲中恢复了体力脑力,又有了科学和文化的创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凡操作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扫雷”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一种简单游戏。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理查德·凯在做此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扫雷”与其他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具有共同的数学原理,并为研究解决数学界的“大白鲨”——悬而未决的“P对NP”难题提供了线索。还有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在大自然中为光线而着迷以至后来发表相对论原理,都是从休闲中得来的启发。戈比认为,休闲的最高层次应该是追求有文化的休闲和消遣,把休闲和创造结合起来,学会在休闲中学习usdt混币。
在现代社会,休闲的方式是多元的,对个大众娱乐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方式,需要个体积极参与到更多的社会活动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喜好。戈大众娱乐比说,自发组织志愿服务、观看展览、朋友聚会、游戏娱乐、体育锻炼、读书看报、大众娱乐学习琴棋书画、旅游,都是值得倡导的大众休闲方式。
那么作为一个休闲专家,戈比本人有些什么休闲项目呢?戈比爽快地回答:园艺、写诗、打网球、读书、打鼓。